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与伏尔加河流域,公路建设始终被一系列世界级难题所困扰。这里年均气温低至 - 15℃,永冻土沉降现象频发,每年适宜施工的窗口期不足 120 天。传统热拌沥青在 + 5℃以下便无法施工,而冬季因路面开裂、积雪结冰导致的交通事故率更是攀升 300%。2025 年 7 月 1 日,一支由俄罗斯公路工程领域八位权威专家组成的考察团,将目光投向了中油路之星新材料有限公司以USP低温沥青改性剂为核心自主研发的 LTA 低温改性沥青技术,期望能为破解这些困局找到系统性的解决方案。
一、专家团阵容:兼具技术攻坚与战略落地能力的黄金组合
由多里斯股份公司总裁萨菲娜领衔,成员涵盖技术研发、工程管理、政策执行与资金统筹领域,包括俄罗斯建筑公司 CEO、伏尔加 - 维亚特斯克国家公路管理局总工程师等,旨在将 LTA低温改性沥青技术纳入俄罗斯2030年公路升级计划。
二、俄罗斯公路建设的痛点解析与破局路径探寻
(一)现实困境凸显,基建发展受阻
• 气候条件严苛:像科雷马公路这样的极寒路段,年平均气温低至 - 50℃,传统沥青路面每年的开裂率高达 23%,维护成本占总投资的 40%。
• 环保要求提高:俄罗斯政府规定,到 2030 年公路建设的碳排放量需较 2015 年下降 50%,但传统的热拌工艺很难达到这一标准。
• 成本压力巨大:在西伯利亚地区,沥青运输成本占材料总价的 60%,高昂的成本成为公路建设的一大瓶颈。
(二)LTA 低温改性沥青技术:破局的关键所在
• 提升施工效率:LTA低温改性沥青能够在 - 20℃的环境下进行摊铺作业,这将使俄罗斯公路的有效施工期延长 60 天以上,极大地缓解了施工窗口期短的问题。
• 具备全寿命周期经济性:LTA低温改性沥青未经高温老化,耐疲劳,其独有的复合改性技术,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温稳性和较高的自愈合能力,抗反射裂缝和抗变形能力强,可有效减少冻融翻浆和反射性裂缝90%以上,且在10年的使用周期内,维护成本可降低 50%,综合成本能节约 28%。
• 符合绿色发展需求:LTA低温改性沥青与传统热拌沥青相比减少60%~85%左右的CO₂排放,减少燃料消耗,抑烟静气,减少环境污染,沥青烟趋于零,基本消灭苯并芘等强致癌物质排放,有利于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身体健康。该技术满足俄罗斯 GOST 环保认证要求,使用此技术还可申请欧盟碳关税减免,每吨 CO₂可获得 15-20 欧元的补贴。
三、合作规划:推动 LTA 低温改性沥青技术在俄落地
考察团首席专家萨菲娜指出:“LTA低温改性沥青技术不仅是材料革新,更是公路建设模式的重构。“计划推动在俄罗斯本土建立 LTA 生产基地,具体规划如下:
• 引入中国路之星公司的低温改性沥青技术,在新西伯利亚建设年产能为 20 万吨的生产线。
• 借助 “龙贸通” 平台,打通中俄沥青跨境运输通道,将物流成本降低 25%。
• 与俄罗斯轮胎生态联盟合作,共同开发废胎胶粉改性 LTA-R 型沥青,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。
随着俄罗斯政府《2030 年前环境发展计划》的逐步实施,LTA 低温改性沥青有望成为俄罗斯公路升级的核心技术选择。正如伏尔加 - 维亚特斯克国家公路管理局总工程师沃罗比耶娃所说:“我们正在改写西伯利亚公路建设的历史,让每一公里道路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丰碑。”